內向的人不一定是邊緣人,邊緣人也不一定是內向的人。這個話題發生在我的朋友覺得我很會「消失」。常常訊息回一回就不見了,或是就這樣不回了。「你應該是那種會很害怕很黏類型的人。」確實如他所說,我真的是挺害怕的。將社群、通訊軟體的通知都關閉的決定已經持續了一年左右,這個決定讓我成為一個不會時常即刻回訊息的人。
「我是個十足的邊緣人。」一句簡短的話,本來想打發他說我消失的行為。但他反問我邊緣人是什麼?「在台灣通常會說某個孤僻的人邊緣人。」我說;他接著問「是內向者的意思嗎?」嗯?乍聽之下有點像,但我知道這兩者是完全不一樣。於是我開始思考,為何不即刻回訊息的我會說自己是邊緣人而不是內向的人?這兩個問題,讓我第一次仔細思考「邊緣人」的定義。
我認為區分這兩者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思考:本質上的心理、社會上的適應跟社交的動機。
邊緣人的概念是在社交圈處於邊緣地位的人,與主流核心的群體有點距離,可能是因為個性、興趣或生活方式等等,導致不在主流圈中。有些人是被動地成為邊緣人,可能因此感到孤獨而產生被排斥感;有些人是自願選擇遠離主流,追求自由與保有個人獨特。兩者本質上的心理不同,所以適應與動機的感受不同。被動的人讓他人潛移默化地掌握了自己的心情,將其依附在群體給的反饋上;相反地,如果是主動離群的那一個,是你決定了自身的位置,並且接受選擇的結果。
內向者比較像是在心理上傾向於從內心世界獲得能量,通常是喜歡獨處的人,也因此會經常自省,一直問自己「為什麼」的深度思考。內向者也會社交,但他們更偏好一對一的交流,或是選擇小範圍的社交活動;即使去了大型的社交場合,通常也不喜歡待太久。
所以邊緣人可以是內向者也可以是外向者,內向者可以是邊緣人也可以是主流核心的人。兩者所側重的核心不同。人們或多或少都會在某些群體主流與非主流,只是與整個社會大眾比的話,儘管用主題劃分,仍會有更明顯的「主流」趨勢。
回到我的情境題,把通訊軟體通知都關掉的我為什麼覺得自己是邊緣人?我的原因是:我只想在我「想看」的時候,打開社群媒體跟通訊軟體接收消息,其他時間我希望自己更專注當下在做的事情。因此,我的行為跟社群媒體、通訊軟體開著所有通知的核心群體背離,我選擇邊緣,跟內向的關聯較低。得證。
我很喜歡對話引發思考的過程,相較於過去生活在都市裡的那段日子,經常因為忙碌而講究效率,談話不一定深刻,加上疲憊疊加,更不用說思考哲理與邏輯的問題。現在生活在山裡的日子,經常令人慢下心來思考他人所說的話,經常冒出許多為什麼,對自己選擇所說的話產生疑問與好奇。能在清幽安靜的環境下,看著山、看著藍天、聽著蟲鳴鳥叫的環境下思考,甚至書寫,無疑就是所謂恬淡自如的生活吧。活到三十歲的我終於理解了為何身不逢時的人會隱居,畢竟剛被摧殘過,非常六根清淨來清掃內心的淤泥。我不是身不逢時的那位,但我理解了一半,那一半便是遠離塵囂之後所獲得的內心平靜,是無價之寶。
今天早上才看到一篇文章非常直白地說了人生三大要事,我的錢、我的健康、我的內心平靜。不自覺點頭啊(還存起來了呢)。